(1)設備幾何尺寸和現場場地測量。由精益辦設備組織相關人員對每一臺設備的實際形狀進行測量,并輸入CAD,制成平面圖。對現場的實際可利用場地進行測量,并結合實際安全通道、物流通道、物品定置區(qū)、廣房柱子等因素繪制成平面圖。

(2)對現狀下的軸類制齒加工的物流路線、中間在制量、人員數量、每日的工序出產數量進行描述和統計,以便于搞清現狀,分析現狀,也便于組線改善后的前后量化對比。

(3)對員工技能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包括員工的技能種類以及每種技能的熟練程度。技能的熟練程度用四個層次表達,分別為簡單操作、熟練操作、會一般的換產作業(yè)、會復雜的換產作業(yè)。根據調查的整體情況安排輪崗,進行多能工的培訓工作。


2、U型生產線的設計討論。確定生產線方案

按照產品對設備進行分配,對工序流程相同或相似的盡可能放在同一條線加工,遵照U型線規(guī)則進行U型單元布局。當布線涉及的設備較多時,要先按每條線進行布局,然后根據實際可達到的產量、周期,必要時重新分配設備或進行其他方面的調整。然后根據模擬計算的節(jié)拍和實際收集的工序加工時間作對比,逐一核算每道工序、每臺設備的加工能力。并且為了便于討論方案的直觀性,我們制作了設備布局比例沙盤,充分模擬現場的真實情況,考慮物流、搬運及操作,將各條U型線進行合理鏈接。我們進行了16輪討論和修改完善,最終達成了一致的U型線布局方案,并提交公司領導批準通過。


3、標準作業(yè)組合票的要求,進行作業(yè)設計

通過對工序能力的測定,制定作業(yè)組合票和標準作業(yè)票,對U型線的人員作業(yè)進行以數據和人機工程學原理為基礎的設計。


4、設備搬遷策劃、準備及實施

(1)由咨詢公司的專家對即將參與設備搬遷工作的人員組織一次專項培訓,內容主要是針對如何進行科學地組織設備搬遷以及搬遷過程中的一些方法、工具的運用等。

(2)由精益辦組織設備部、生產部、聯合車間、修造車間就設備搬遷進行研究,制定搬遷方案,并成立搬遷工作組,負責搬遷工作。


5、U型生產線運行保障

U型生產線組建完成,后期的運行必須要有相應的規(guī)則來保證。在咨詢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推進組各個擔當的共同努力,結合實際制定一系列的線體運行保障機制。分別有線體的產能恢復管理辦法、生產計劃管理辦法、物流規(guī)則、品質控制規(guī)則、生產線停線機制等。


6、U型線初步運行效果

(1)組線以后生產現場的設備布局清晰明了,成線的直觀視角明顯。

(2)物流清晰,8條生產線進出料口清清楚楚,投料、收料按固定的路線。

(3)按物流規(guī)則運行,線體外按貨店標準存儲物料,線體內部基本實現了一個流程生產,大大減少了中間在制量?,F通過對3月份和4月份連續(xù)6天常規(guī)軸類熱前在制品統計對比得知,數量由2594件下降到1465件,下降率為42.5%。

(4)設備調整組成U形線布局后,按生產線節(jié)拍組織生產,以班產管理產出,使得生產計劃的制訂、實施和管理有了數據依據,對產能的管理更為顯性化,從而促使生產管理的職能由調度型向控制型轉變。生產管理的精準度大大提高。


(由于涉及隱私問題,本文不一定為完整版本,可能部分省略,敬請諒解!)


文章標簽:精益生產
上一篇:加工制造行業(yè)的庫存問題分析和解決方案
下一篇:汽車裝配行業(yè)零部件裝配線快速換線優(yōu)化案例
免费黄色电影在线观看_涩涩王国_国产原创精品视频_网址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