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MW機組檢修項目精益管理的措施
(1)縮短了檢修工期通過精益的手段,充分利用現有的各項檢修資源,不斷地改進管理,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就能做到科學、合理的縮短檢修工期。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并留有一定余地,能夠做到發(fā)電機組C級檢修工期從現在規(guī)定的20天縮短到15天;B級檢修工期從現在規(guī)定的40天縮短到35天,從而間接多創(chuàng)銷售上千萬元。
(2)提高了檢修質量通過對機組檢修期間的典型浪費的控制,不僅節(jié)約了檢修時間,而且強化了設備的質量,使得設備穩(wěn)定性與同期相比有了極大的提高。以本機組檢修為例,經過了精益優(yōu)化后,由于設備故障引起的一類、二類障礙同比下降25%,達到了保電增效的結果。
(3)優(yōu)化了庫存量火電廠的庫存?zhèn)淦穫浼?,包括事故備品備件,常?guī)備品備件,通用材料等幾部分,對于事故備品備件而言,是無法進行精益的,需要保證機組的連續(xù)運行,事故恢復所必需的東西。常規(guī)備品備件包括各設備的相關備件,如電動頭,軸瓦等特定備件,通過設備檢修計劃及項目的精益化措施,可以將這部分的設備備品減少到一個最小程度。比如僅煙道擋板電動頭一項,通過動態(tài)調配,由原來5個庫存降低為2個,每個價值4000,等效節(jié)約了12000元,依次類推,從控制庫存而得到的等效效益在百萬元以上。
2、300MW機組檢修項目精益管理的完善
(1)充分調動員工參與公司管理的積極性,進一步完善持續(xù)改善系統(tǒng),把合理化建議與個人改善結合起來,達到人人對公司績效指標負責,逐步實現個人績效精益管理,發(fā)揮人力最大潛能。
(2)結合TPM推進,梳理、分解影響設備績效的關鍵指標,設計出檢修項目設備績效管理系統(tǒng),形成責任明確的設備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地消除損失,提升設備總效率。另外,轉變運行人員的觀念,提高自主維護能力。運行值班人員除完成日常的值班管理、運行方式管理、運行巡檢、操作、電量登記、與調度聯系、維修許可等工作外,還負責機組的經濟運行與運行參數的趨勢分析等工作。
(3)跟進公司內部各SDA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一周一調度,并根據公司生產經營實際調整階段性目標,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確保公司年度目標實現。
(4)建立精益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充分體現華潤的業(yè)績文化。評選公司半年度個人改善之星及優(yōu)秀SDA項目小組,并給予一定物質獎勵。總之,在火電廠機組檢修中施行精益生產可以創(chuàng)造價值,減少浪費。同時隨著精益生產優(yōu)越性的不斷呈現,越來越多的企業(yè)與項目都在結合自身的特點推行精益化生產。不過國內企業(yè)在推行精益生產過程中有的成功,而有的并末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目前對精益化生產進行研究更具意義。
(由于涉及隱私問題,本文不一定為完整版本,可能部分省略,敬請諒解!)